肝外胆管损伤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创伤性因素和医源性因素。以下是具体说明:
1. 创伤性因素
创伤性胆管损伤相对较少见,通常由以下情况引起:
- 交通事故:如车祸导致的腹部钝器伤。
- 坠落伤:从高处坠落引起的冲击伤。
- 挤压伤:严重的外力压迫导致腹部损伤。
- 锐器伤:如刀刺伤或枪弹伤直接损伤肝外胆管。
这些创伤往往伴随其他腹部器官的损伤,如十二指肠或胰腺的损伤。
2. 医源性因素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肝外胆管损伤的最常见原因,主要发生在腹部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在胆囊切除术中。以下是常见情况:
- 胆囊切除术:这是最常见的原因,损伤多发生在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处。解剖变异(如胆囊管极短)或炎症导致局部粘连,使手术操作难度增加,容易造成胆管损伤。
- 胆道探查术:术中可能误伤胆管。
- 胃部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术中可能因门静脉或肝动脉出血而缝合不当,导致胆管狭窄或损伤。
- 其他腹部手术:如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肝叶切除术等。
- 介入治疗:如肝动脉栓塞术、肝癌射频消融等,可能导致胆管缺血性或热损伤。
3. 损伤机制及后果
- 损伤机制:胆管可能完全断裂、部分缺损,或因血管钳压榨、缝扎等导致胆漏。胆管狭窄或闭塞后,胆汁排出受阻,胆管内压力升高,引发胆汁郁积。
- 后果:胆汁郁积可导致肝细胞不可逆性损害,甚至引发胆管炎、肝硬化等严重并发症。胆汁漏入腹腔可能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总结
肝外胆管损伤主要由创伤性和医源性因素引起,其中医源性损伤更为常见。无论是哪种原因,损伤后的胆管狭窄或胆汁郁积都会对肝功能和全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出现相关症状(如腹痛、黄疸、发热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