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纵隔炎是一种较为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炎症性疾病引起。如果不进行治疗,慢性纵隔炎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后果:
- 1.纵隔纤维化:这是慢性纵隔炎最常见的并发症。纤维化会导致纵隔内的组织变得僵硬和瘢痕化,可能压迫重要的结构,如大血管、心脏和食管,导致严重的血流受阻、心脏功能受损或吞咽困难。
- 2.血管压迫:纵隔内的主要血管(如上腔静脉)可能会受到压迫,导致上腔静脉综合征,表现为面部、颈部和上肢的肿胀、呼吸困难和头痛。
- 3.心脏压迫:心脏及其周围结构也可能受到压迫,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 4.食管压迫:食管受压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和营养不良。
- 5.感染扩散:如果慢性纵隔炎由感染引起,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到其他部位,引起更广泛的感染或脓肿形成。
- 6.呼吸困难:纵隔内的纤维化或肿块可能会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导致呼吸困难。
- 7.全身症状:慢性纵隔炎还可能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体重减轻和疲劳。
由于慢性纵隔炎的潜在严重性,建议患者尽早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治疗通常包括抗感染药物、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