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心脏损害患者的主观感受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
胸痛
常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迫感、紧缩感或压榨性疼痛,部分患者描述为钝痛或刺痛,可放射至颈部、肩部或背部。疼痛在活动、平卧或深呼吸时加重,休息或坐起后可能缓解。 -
心悸与心律异常
自觉心跳加快、不规律或“漏跳”,伴有心慌或心跳沉重感。严重时可能出现眩晕甚至短暂意识丧失。 -
呼吸困难
活动后或平躺时明显气短,需用力呼吸或大口喘气。夜间可能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常因突发憋气惊醒,被迫坐起才能缓解。 -
疲劳与乏力
全身持续疲倦感,即使轻微活动也会加剧,休息后难以完全恢复。部分患者伴随消瘦或运动耐力显著下降。 -
晕厥或头晕
因血压骤降或心律失常导致突发性眼前发黑、意识短暂丧失,多见于体位改变或站立时。 -
其他伴随症状
- 低热:体温轻度升高(通常不超过38℃),伴寒战或盗汗
- 水肿:下肢肿胀,按压后凹陷,严重时出现面部或全身水肿
- 发绀:口唇、甲床青紫,提示缺氧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胸闷或无症状,但通过检查可发现心功能逐渐减退。症状严重程度与心脏受损部位及放射剂量密切相关,且可能在治疗后数月至数年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