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面通止规的检验标准主要依据其尺寸公差和功能要求,具体标准如下:
一、基本原理与结构要求
-
功能定义
光面通止规用于检测物体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通过通规(可通入工件)和止规(不可通入)的配合判断工件是否合格。
-
结构组成
由通端(可进入工件)和止端(不可进入)组成,通端尺寸略大于工件公差上限,止端尺寸小于工件公差下限。
二、尺寸公差标准
-
公差设定原则
-
通规公差带为+0.02/0,止规公差带为0/-0.02,以减少加工误差对检测的影响。
-
例如:产品型面公差为±0.5mm时,通规间隙设为2.5mm,止规间隙为3.5mm。
-
-
制造公差
制造公差需控制在±0.02mm范围内,确保通止规的配合精度。
三、校验与使用规范
-
校验环境
-
温度:25°C±5°C
-
湿度:50%-80%RH
-
检定前需恒温处理:被检通止规需在标准环境下恒温4小时以上。
-
-
校验工具
使用精度为0.001mm的千分尺进行尺寸测量。
-
校验方法
- 通规应能顺利进入工件内孔,止规不应进入;检测螺丝时使用环规。
四、应用场景示例
以汽车零部件为例,若某零件型面公差为±0.5mm,通止规设计为通端2.5mm、止端3.5mm,通规公差为+0.02mm,止规为0mm。检测时通规通过表示合格,止规卡阻则判定不合格。
五、注意事项
-
通止规的尺寸需根据产品图纸的型面公差定制,确保覆盖全部公差范围。
-
校验过程中需定期维护测量工具,避免因磨损影响精度。
通过以上标准,可有效保障光面通止规的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确保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