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因与传播
病原体通过蜱叮咬传播,也可因接触携带蜱的动物感染。美国东南部和中南部是主要流行区,主要致病菌包括E.chaffeensis(引起单核细胞埃利希体病)和E.phagocytophilia(引起粒细胞埃利希体病)。 -
症状表现
潜伏期约12-14天,症状类似落基山斑点热,包括:- 突发寒战、高热(常伴缓脉)
- 头痛、肌肉疼痛、乏力
-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
- 部分患者出现皮疹(斑丘疹或出血疹)及胃肠道症状(恶心、腹泻)。
严重时可引发肾衰竭、脑膜炎、DIC甚至死亡。
-
治疗与预防
- 首选药物:多西环素(四环素类抗生素),疗程约10天。
- 支持治疗:退热、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重症需监测并发症。
- 预防措施:避免蜱叮咬,疫区活动时使用驱虫剂,及时灭蜱。
-
流行病学
美国每年约100-200例/百万人,我国尚无准确数据。高危人群包括农民、地质勘测人员等野外工作者。
若出现相关症状且近期有蜱虫接触史,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血液涂片或PCR检测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