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征与症状
-
症状表现:
- 婴幼儿期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皮肤/黏膜青紫)、喂养困难及反复呼吸道感染。
- 儿童及成人可能出现间歇性心慌、杵状指(手指/脚趾末端膨大)、心力衰竭(如水肿、粉红色泡沫痰)等。
-
并发症:
- 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肺血栓栓塞、脑脓肿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病因与风险因素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先天性心脏病史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 孕期暴露:母亲孕期感染(如风疹病毒)、接触放射线或化学毒物、营养不良等可能影响胎儿心脏发育。
- 近亲婚配:父母为近亲结婚时,后代患病概率显著升高。
诊断与治疗
- 诊断:通过超声心动图(显示房间隔回声缺失)、X线胸片(肺血增多)、心电图等检查确诊。
- 治疗:
- 手术:主要采用房间隔缺损修复术,用涤纶补片分隔心房,需在肺动脉高压加重前及时干预。
- 药物:利尿剂、强心药等用于缓解症状,术后需长期随访。
预后
早期手术可显著改善预后,但需注意术后可能遗留二尖瓣反流、心律失常等后遗症。若未及时治疗,病情进展至严重心力衰竭或并发症时,死亡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