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是指在发育早期就有正常语言获得方式的紊乱,表现为发音、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发育的延迟和异常,这种异常会影响学习、职业和社交功能。以下是具体介绍:
- 主要类型及症状
- 特定言语构音障碍:发音困难、发音错误,别人很难听懂,其语音的错误省略或代替明显超过同龄人。但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正常。
- 表达性语言障碍: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同龄人。如 2 岁不会说单词,3 岁还不能讲短句,4 - 5 岁以后仍然词汇量少,词句过短,句法错误等,语言理解能力正常,发音异常可有可无。
- 感受性语言障碍:对语言的理解明显低于同龄人。1 岁时对熟悉的名称还无反应,2 岁时仍不能听从日常简单口令,不了解别人的语言及手势的意义,同时伴有语言表达和发音的异常。
- 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病前语言功能正常,语言技能突然或在数月内逐渐丧失,表达或感受性语言技能严重缺损的总病程不超过 6 个月。在出现语言障碍的前或后两年中,出现累及一侧或双侧颞叶的阵发性脑电图异常和(或)癫痫发作,听力正常,非语言智力正常。
- 病因: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环境因素,如早期缺乏充分的语言刺激、不良的家庭环境等;神经系统问题,大脑发育异常或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语言的处理和产生;听力问题,听力障碍会影响语言的习得和发展。
- 诊断:主要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CCMD - 3)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同时需结合体格检查、韦氏儿童智力测验、脑电图、CT、MRI 等检查,由专业的医生或语言病理学家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进行测试和评估来确定是否存在障碍及类型和严重程度。
- 治疗:通常采用语言能力训练、心理治疗等方法。语言训练包括构音训练、语言强化训练等,帮助患者学习正常的语言表达和理解。必要时可选择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的异常症状。早期干预对病情缓解和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