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自身生理因素
- 呼吸系统结构功能退化: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肺泡逐渐减少,肺泡管和小气管扩张,肺泡壁弹力纤维减少,胸廓和肺的顺应性降低,肺功能减退,自洁功能下降,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容易滋生。
- 呼吸道防御机制减弱:老年人呼吸道黏膜萎缩,支气管软骨弹性纤维比例增加并产生钙化或骨化,纤毛运动减弱,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呈退行性改变,支气管腺体增生。这些变化使老年人上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减弱,喉部反应性下降,病原体易进入下呼吸道。
- 免疫功能下降:老年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所下降,如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白细胞介素-2减少,呼吸道分泌型IgA下降,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降低等,导致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减弱。
-
基础疾病因素
- 慢性疾病影响: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会损伤人体的免疫及防御功能。一旦因病住院,院内空气中病原体分布密度高,各种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易趁虚而入,引发肺部感染。
- 意识障碍相关:神志不清、昏迷(尤其是闭合性颅脑损伤者)的老年人,吞咽功能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咽部的分泌物容易误吸入下呼吸道,导致肺部感染。
-
医源性因素
- 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内窥镜检查等侵袭性操作会破坏器官组织局部防御的屏障功能,使细菌有机会进入呼吸道产生感染。
- 药物影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口咽部菌群失调,正常菌群减少,耐药菌增加;留置鼻胃管时使用抗生素也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平衡。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用药(如雷尼替丁、抗酸剂)可能会改变胃内的酸碱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 医疗器械污染:呼吸机管道更换不及时、雾化器、湿化器等医疗器械消毒不完全,可能将病原体带给下一部分使用的病人,从而引发感染。
总的来说,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因复杂多样,涉及自身生理因素、基础疾病以及医源性因素等多个方面。在预防和治疗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综合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