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的辽东和辽西划分主要基于历史地理和行政区划演变,具体如下:
一、辽东地区
-
范围 :包括丹东、本溪、抚顺三个地级市。
-
特点 :是满族人口最大的聚居地,拥有丰富的满族文化特色。历史上曾是清朝发祥地,汉族、满族、锡伯族等多民族和睦相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
二、辽西地区
-
范围 :涵盖大连、营口、鞍山、辽阳、盘锦、阜新、朝阳市。
-
特点 :清代满族八旗驻防之地,大连、营口、鞍山、辽阳曾设八旗军驻守,蒙古族文化影响显著。该地区与朝鲜族有较深的民族交融。
三、其他说明
-
历史划分依据
- 1948年解放初期,辽宁被分为辽东省、辽西省、旅大行政公署及沈阳、鞍山、抚顺四个直辖市。1954年辽东、辽西合并为辽宁省,辽中地区(沈阳、鞍山、辽阳)则单独设为辽中市。
-
行政区划演变
- 辽西地区在历史上曾包含今内蒙古东部、河北南部等地,如战国时期的辽西郡、唐代的营州都督府等。1949年辽西省被撤销,其辖区并入辽宁省。
-
文化差异
- 两个地区在语言、饮食、民俗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辽东以满族文化为主,辽西则保留更多蒙古族和汉族的交融特色。
辽宁的辽东和辽西划分既基于地理特征,也反映了历史演变对行政区划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