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纵隔炎是一种发生在纵隔内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病因多样且复杂,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 食管疾病
- 食管疾病是急性纵隔炎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
- 食管穿孔:如食管癌手术后吻合口瘘、食管异物导致的穿孔、食管镜检查误伤、食管扩张治疗等操作造成的损伤。
- 其他因素:严重呕吐、剧烈咳嗽导致食管破裂,以及放射治疗后食管壁坏死等,均可使含细菌的消化道或呼吸道液体进入纵隔,引发急性化脓性感染。
2. 医疗相关因素
- 医疗操作可能导致纵隔感染,包括:
- 气管插管或支气管镜检查:损伤气管壁形成瘘管。
- 心脏手术:如胸骨正中切口术后感染,近年来相关病例逐渐增多。
- 其他术后并发症:如气管吻合口瘘等。
3. 邻近感染蔓延
- 纵隔邻近的感染灶可能扩散至纵隔,包括:
- 纵隔淋巴结、心包的化脓性感染。
- 肺部及胸膜感染。
- 腹膜后感染或膈下脓肿。
4. 外伤
- 外伤是急性纵隔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包括:
- 穿透性胸外伤:如枪伤、刺伤等。
- 钝性外伤:如交通事故或跌落引起的胸部损伤。
5. 下行性感染
- 颈深部筋膜间隙与纵隔相通,口腔和颈部的化脓性感染(如牙龈脓肿)可能蔓延至纵隔,常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6. 血行感染
- 在脓毒败血症患者中,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通过血液传播至纵隔,引发感染。
总结
急性纵隔炎的病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涉及食管疾病、医疗操作、邻近感染、外伤、下行性感染及血行感染等。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降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