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纵隔炎是发生在纵隔内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以细菌感染为主要病因,属于临床急重症。纵隔位于胸腔中部,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等重要器官,感染可迅速扩散并危及生命。
核心特征
-
病因与诱因
- 多由邻近部位感染(如口腔、颈部脓肿)直接蔓延引发。
- 食管穿孔(如异物刺伤、剧烈呕吐致破裂)、医源性损伤(如内镜操作、气管插管)是常见诱因。
- 胸部外伤、术后感染或结核等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导致。
-
典型症状
- 高热寒战:体温常达39℃以上,伴寒战、出汗等全身中毒表现。
- 剧烈胸痛:胸骨后持续钝痛或刺痛,可放射至颈部、肩背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
- 呼吸困难:因炎症水肿压迫气管或合并气胸、脓胸所致,严重时出现发绀。
- 其他表现:吞咽困难(食管受累)、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受压)、头颈部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扩散)。
-
并发症
- 可进展为纵隔脓肿、脓气胸、败血症,甚至引发休克或多器官衰竭。
- 慢性化后可能出现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头面部水肿、颈静脉怒张)或肺动脉高压。
-
诊断与治疗
- 结合病史(如食管穿孔、外伤)及影像学检查(胸部CT/X线显示纵隔增宽、气液平面)确诊。
- 治疗原则:早期足量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及时外科引流脓肿或修补穿孔。需加强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如镇痛、维持呼吸道通畅)。
该病起病急、进展快,延误治疗死亡率极高,需尽早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