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涉及多因素相互作用,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七类:
一、遗传因素
约20%-50%的病例存在家族遗传倾向,与基因突变相关,涉及肌凝蛋白重链、细胞骨架蛋白等基因异常。
二、病毒感染
柯萨奇B组病毒、流感病毒等可直接损伤心肌或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心肌炎症和纤维化,是重要致病因素。
三、自身免疫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产生的自身抗体可能攻击心肌细胞,诱发慢性炎症和心室重构。
四、代谢及内分泌紊乱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通过干扰心肌能量代谢,加剧心肌细胞损伤和纤维化。
五、中毒性损伤
长期酗酒(酒精直接毒性)、蒽环类化疗药物及抗肿瘤药物滥用可导致不可逆心肌损伤。
六、心血管基础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通过增加心脏负荷或心肌缺氧,促进心肌代偿性肥厚和扩张。
七、年龄相关风险
年龄增长伴随心肌修复能力下降,心肌梗死史、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加速心肌结构和功能恶化。
注:部分患者存在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如病毒感染叠加遗传易感性),需结合临床检查(基因检测、病毒抗体筛查、超声心动图等)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