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物治疗(核心措施)
- 改善心功能: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等,可缓解心肌重构、降低心脏负担。
- 控制症状:利尿剂(如呋塞米)可减轻水肿和呼吸困难;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适用于心率不慢的患者。
- 抗凝治疗:有房颤或血栓史的患者需长期服用华法林或新型抗凝药,预防栓塞。
2. 非药物治疗(重症适用)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改善心室收缩不同步患者的心功能。
- 植入除颤器: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
- 心脏移植:终末期患者可考虑,术后生存率显著提高。
3. 生活方式调整(基础措施)
- 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减轻水肿。
- 戒烟限酒: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 适度活动:根据耐受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劳累。
4. 紧急处理
若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如严重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需立即就医,静脉使用强心剂(如西地兰)、利尿剂等抢救。
提示: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心脏功能、并发症等综合评估,患者应定期复查心功能及电解质,避免自行调整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