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导致的肺部疾病如果不治疗,可能会有以下多种后果:
- 肺功能损害加重:许多药物性肺疾病会引起肺间质纤维化、肺泡炎等病变。随着时间推移,肺部的纤维组织会不断增多,正常的肺泡结构被破坏,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损。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最初可能只是在剧烈活动后感到气短,之后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会呼吸困难,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 呼吸衰竭:当肺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呼吸衰竭。此时,患者的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同时二氧化碳也不能有效排出体外,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理紊乱,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甚至可能直接危及生命。
- 肺部感染风险增加:药物导致的肺部疾病会破坏肺部的正常防御机制,使呼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弱,同时肺功能下降也会导致痰液排出不畅,这些都为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旦发生肺部感染,对于本身就存在肺部疾病的患者来说,病情往往较为严重,治疗难度也更大,容易引发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进一步增加死亡风险。
-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长期的肺部疾病会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引发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负担加重,会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为下肢水肿、腹水、肝淤血肿大等症状。由于身体缺氧,还会增加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和全身血液循环。
- 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的肺部疾病会导致全身缺氧,进而影响到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如大脑缺氧会引起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肾脏缺氧会影响肾功能,出现蛋白尿、血尿等,长期可发展为肾衰竭;肝脏缺氧也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出现黄疸、肝酶升高等。最终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使病情更加复杂和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