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过敏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过敏性疾病。该病由环境中真菌(如曲霉、青霉、念珠菌等)的孢子或代谢产物引发,具有以下特征:
一、核心机制
- 过敏反应:特应性体质患者接触真菌过敏原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产生IgE抗体并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引发气道炎症;
- 气道改变:炎症导致气道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形成可逆性气道阻塞及气道高反应性。
二、典型症状
- 呼吸道症状:咳嗽、胸闷、气促、喘息或呼吸困难,尤其在接触真菌后加重;
- 伴随症状:约30%患者合并鼻部过敏反应,如打喷嚏、流涕、鼻塞。
三、诊断与特点
- 诊断依据:需结合真菌接触史、过敏史、症状发作特点,配合血液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或皮肤点刺试验;
- 疾病特点:症状呈一过性,脱离过敏原后多可缓解,但易复发且难以根治。
四、治疗与预防
措施类型 | 具体方法 |
---|---|
环境控制 | 保持环境干燥通风,清除发霉物品,减少真菌滋生; |
药物治疗 | 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控制炎症,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缓解急性症状; |
免疫治疗 | 部分患者可通过脱敏治疗降低过敏反应强度。 |
该病虽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环境管理可有效控制症状,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