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
优先治疗原发呼吸系统疾病
如肺炎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哮喘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通过改善肺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减少精神障碍诱因。 -
精神症状的针对性用药
- 焦虑/抑郁:抗抑郁药(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或抗焦虑药(地西泮、劳拉西泮等)。
- 幻觉/妄想: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
- 失眠:镇静催眠药(艾司唑仑、佐匹克隆等)。
需注意药物副作用,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
心理干预与支持
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增强应对能力。 -
生活方式调整
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吸烟/饮酒等诱因。 -
预防并发症
密切监测病情,及时处理肺部感染加重、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药物选择需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及精神症状严重程度。
- 长期管理:呼吸系统疾病需长期控制(如慢阻肺、哮喘),精神障碍也可能反复发作,需定期复查。
- 避免自行用药:精神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擅自停药可能加重病情。
若有严重精神症状(如意识障碍、自杀倾向),需立即就医进行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