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费用
买入价格和持仓成本不一致是股票投资中常见的现象,主要原因如下:
一、交易成本的影响
-
佣金和印花税
买入股票时需支付券商佣金(通常为成交金额的0.02%-0.3%)和印花税(成交金额的0.1%),这些费用直接加在成交价格上,导致持仓成本高于买入价。
-
过户费
沪市股票交易需支付过户费(每100股0.06元),深市股票无此费用。
-
其他费用
包括平台使用费、账户管理费等,虽金额较小,但也会对总成本产生影响。
二、价格计算差异
-
买入价格 :指实际成交时的市场价,未包含任何交易成本。
-
持仓成本 :是买入价格基础上摊销了所有交易费用后的平均成本,因此必然高于买入价。
三、其他影响因素
-
市场波动
若投资者以市价单买入,成交价可能因市场供需变化高于预期价格。
-
分红与除权除息
股票分红后需进行除权处理,可能导致成本价调整。
-
货币汇率(跨境投资)
跨境交易需考虑汇率波动对成本的影响。
四、持仓成本调整机制
-
盈利摊销 :若后续卖出价格高于买入成本,系统会自动将收益摊摊至剩余股份,降低单位成本。
-
亏损摊销 :若后续卖出价格低于买入成本,亏损会同样摊摊至剩余股份,提高单位成本。
总结
持仓成本 =(买入价格 × 数量 + 交易手续费)/ 数量
由于交易手续费是买入时一次性支付且不可回收,因此持仓成本必然高于买入时的成交价格。投资者需通过长期持有或合理规划交易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