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原体及感染途径
该病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Entamoeba histolytica)引起,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经口感染:摄入被阿米巴包囊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如未洗净的蔬菜、生水)。
- 肝脓肿扩散:约90%的病例由肝阿米巴脓肿穿破膈肌或直接蔓延至肺、胸膜引起,形成肝源性病变,多见于右下肺。
- 血行播散:少数情况下,阿米巴滋养体通过肠道淋巴管或静脉系统侵入肺和胸膜,导致血源性感染。
-
发病机制
- 阿米巴原虫在肠道内形成包囊,抵抗力强,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或肠道功能紊乱时,包囊在肠壁内脱囊转化为滋养体,引发组织溶解坏死,形成脓肿。
- 肝源性病变多因脓肿破溃至胸腔或膈肌,直接侵犯肺组织;血源性感染则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肺部。
-
高危因素
- 卫生条件差、生食未洗净蔬果、饮用污染水源等可增加感染风险。
- 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者更易发展为侵袭性阿米巴病。
预防需注重饮食卫生,避免生食,及时治疗肠道阿米巴感染以阻断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