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Asthmatic Pulmonary Eosinophilia)是一种以反复哮喘发作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特征为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同时伴有哮喘症状。这种疾病通常与遗传、免疫、感染、环境、过敏等因素相关。
病因
- 过敏原:多数患者对烟曲菌过敏,也有的患者对念珠菌、花粉或某些药物过敏。
-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
- 免疫异常:机体的免疫系统失衡,导致嗜酸粒细胞异常活化和聚集。
- 感染因素:某些病原体感染,如寄生虫感染,可能引发疾病。
-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有害化学物质、粉尘、烟雾等环境中,增加患病风险。
- 过敏反应:对特定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过敏,可诱发疾病。
临床表现
- 哮喘发作:类似内源性(感染型)哮喘,但症状较顽固、咳嗽较剧烈,有时发热,可咳出黏液痰栓或支气管型,痰中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及真菌菌丝。
- 肺部浸润:双肺有广泛浸润,以上肺野多见,为近端支气管扩张,可出现手指样或指套样(呈Y或V字形)阴影,为支气管痰栓栓塞征象。
- 嗜酸粒细胞增多: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痰中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
- 肺功能障碍:有明显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哮喘症状多较顽固。
检查
- 痰培养:有真菌生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 X线检查:双肺有广泛浸润,近端支气管扩张,手指样或指套样阴影。
- 烟曲菌皮试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常呈阳性反应。
- 肺功能检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诊断
主要根据有支气管哮喘表现,肺部浸润改变或伴近端支气管扩张,痰和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对烟曲菌等抗原皮试阳性以及血中IgE升高或出现沉淀抗体。
治疗
- 抗生素治疗:常继发普通细菌感染,应针对感染病原菌加用抗生素治疗。
- 肾上腺皮质激素:一经明确诊断,即应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至哮喘症状缓解及肺部阴影消失。
- 黏液溶解剂:适当应用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等治疗,可帮助排痰。
- 免疫治疗:对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免疫治疗。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过敏原、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