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
- 甲状旁腺病变:80%的病例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15%由腺体增生导致,少数为异位甲状旁腺或甲状旁腺癌。
- 遗传倾向:部分病例有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相关。
2. 临床表现
- 高钙血症症状:
-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严重时可引发急性胰腺炎。
- 神经精神系统: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抑郁、嗜睡,严重者出现幻觉或昏迷。
- 骨骼系统:骨痛(多见于背部、髋部)、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
- 泌尿系统:多尿、夜尿、肾结石,甚至肾功能不全。
- 妊娠相关风险:可能增加流产、死胎、早产及新生儿低钙血症的风险。
3. 诊断
- 实验室检查:
- 血钙和PTH:血总钙>2.6 mmol/L或游离钙>1.3 mmol/L,PTH显著升高。
- 血磷:通常降低(<1.0 mmol/L)。
- 尿钙/尿磷:排泄增加。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首选方法,可发现甲状旁腺腺瘤。
- X线/CT:孕妇禁用,因辐射风险。
4. 治疗
- 保守治疗:适用于妊娠早期或症状较轻者,包括低钙饮食、补液、利尿剂(如呋塞米)及糖皮质激素。
- 手术治疗:最佳时机为妊娠16-26周,需切除腺瘤或部分增生的腺体。
- 紧急处理:高钙危象时需静脉补液、降钙素、双膦酸盐等。
5. 预后
- 母体: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但需密切监测血钙水平。
- 胎儿/新生儿:可能发生低钙血症、手足搐搦,甚至死亡,需产后密切监测。
6. 注意事项
- 多学科协作:需内分泌科、产科、外科等多学科合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定期监测:孕期需定期监测血钙、肾功能及胎儿发育情况。
妊娠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以降低母儿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