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气体检测仪的报警值设置需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及实际工作环境确定,主要分为低报警值和高报警值两类:
一、报警值标准
-
低报警值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及《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 233-2009),低报警值应设定为 6.6ppm (即10mg/m³)。
当硫化氢浓度超过此值时,检测仪会发出警报,提示需采取预防措施,如增加通风、佩戴防护设备等。
-
高报警值
高报警值通常设定为 13.2ppm (即28mg/m³),对应国标中的第二级职业接触限值(TLV)。此值用于指示环境已达到危险水平,需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人员并采取应急措施。
二、浓度与健康风险对应关系
-
6.6ppm(10mg/m³) :
属于 第一级预警值 ,提示需关注环境变化,预防硫化氢泄漏。
-
13.2ppm(28mg/m³) :
属于 第二级预警值 ,表示环境已进入危险区域,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三、设置建议
-
参考标准 :优先采用国标GBZ 50493-2019中的数值。2. 特殊场景调整 :
-
人工密集、空气流通良好的区域可设为二级报警;
-
人烟稀少、风险较低的区域可设为三级报警(但需符合相关规范)。3. 单位换算 :
-
10mg/m³ ≈ 6.6ppm(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
-
四、注意事项
-
检测仪校准 :需定期校准检测仪,确保准确性。
-
报警响应 :低报警时应及时检查设备,高报警时必须立即疏散并报告。
通过合理设置报警值,可有效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保障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