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气体探测器的浓度设置需根据具体工作环境的安全要求进行分级配置,主要分为三个报警等级,具体标准如下:
一、报警等级划分依据
根据《GB 6222-2005 工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及《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的规定,硫化氢浓度报警值分为三级:
-
一级报警
-
浓度值 :1/2时间容积限值(TLV)=5ppm
-
适用场景 :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一般的区域,需立即采取防护措施。
-
-
二级报警
-
浓度值 :1 TLV=10ppm
-
适用场景 :空气流通良好但人员活动较少的区域,需提前预警。
-
-
三级报警
-
浓度值 :2 TLV=20ppm
-
适用场景 :人烟稀少、易发生事故的郊外或封闭空间。
-
二、补充说明
-
安全临界浓度 :第一级报警值应设在10mg/m³(约15ppm),此时需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
危险临界浓度 :第三级报警值设在20ppm(约32mg/m³),需立即组织人员撤离。
-
报警方式 :通常采用屏幕闪烁、红色LED灯、蜂鸣器及声音报警等多种形式,确保及时提醒。
三、注意事项
-
检测仪选择 :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型号,如HNAG900系列便携式检测仪,量程覆盖0-1000ppm,精度≤±3%F.S。
-
定期校准 :检测仪需定期进行校准,确保测量准确性。
-
环境因素 :高温(-20℃~70℃)、高湿(0%~90%RH)等环境需在检测仪参数范围内。
通过合理分级设置,可有效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保障作业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