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
- 休克:烧伤后大量体液丢失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肾脏灌注不足,引发缺血缺氧。
- 毒性物质:深度烧伤或感染产生的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细菌毒素等直接损伤肾小管。
- 药物影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可能加重肾毒性。
- 其他因素:严重腹泻、脱水未及时纠正或应激性糖尿病等。
2. 症状
- 少尿或无尿:补足血容量后仍持续少尿(<400ml/d),需与肾前性、肾后性原因鉴别。
- 氮质血症: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尿尿素氮/血尿素氮<14:1。
- 全身症状:水肿、恶心呕吐、乏力、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及意识障碍。
3. 治疗
- 抗休克与感染控制:早期补液、切除坏死组织并覆盖创面,防止毒素释放。
- 液体管理:精确计算液体入量,避免输液过量或不足。
- 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用于清除毒素及多余水分。
- 药物辅助: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改善肾血流,必要时补充必需氨基酸。
4. 预防
- 高危因素管理:严格监测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避免肾毒性药物。
- 早期干预:烧伤后及时补液、碱化尿液(如碳酸氢钠),减少肾小管阻塞风险。
总结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需早期识别和治疗,通过综合措施保护肾功能,降低病死率。若出现少尿、水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