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艾灸禁忌症
-
特定人群禁忌
- 体质禁忌:阴虚火旺(手足心热、便秘)、实热证(高热、局部红肿)、极度虚弱者不宜艾灸。
- 疾病禁忌:传染病、昏迷、中风、恶性肿瘤、化脓性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忌灸。
- 特殊时期:孕妇腹部、腰骶部禁灸;经期女性慎灸;糖尿病患者因皮肤敏感需谨慎。
-
部位禁忌
- 颜面、关节活动处、大血管附近(如颈动脉)、乳头、阴部、腋窝等部位禁止直接灸,以防烫伤或瘢痕形成。
- 皮薄肌少处(如肘、膝关节)及心脏、头部不宜施灸。
-
状态禁忌
- 过饥、过饱、醉酒、大汗淋漓、情绪激动或极度疲劳时禁灸。
二、艾灸注意事项
-
操作安全
- 防火:使用灸后余烬需妥善处理,避免复燃。
- 防烫伤:施灸时注意温度,避免直接灼伤皮肤,尤其糖尿病患者需降低温度。
-
环境与时间
- 冬季保暖,夏季防暑,保持室内通风。
- 失眠者建议睡前灸,避免空腹或饭后立即施灸。
-
灸后护理
- 灸后饮用温水,4-6小时内避免洗澡,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 若出现晕灸(头晕、恶心),立即停灸并静卧,可灸足三里缓解。
- 小水泡无需处理,大水泡需消毒后刺破,涂消炎药膏防感染。
-
个体化建议
- 首次艾灸建议咨询中医师,根据体质选穴、控制时长(每次2-3穴,每穴10-15分钟)。
总结
艾灸需结合体质和状态科学操作,禁忌症人群应避免自行施灸。若有严重疾病或不适,建议优先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