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信息
- 学名:Heteropoda venatoria
- 别名:高脚蜘蛛、大蜘蛛、马龙骑、旯犽、拉牙、喇牙、白额巨蟹蛛、地虎
- 科属:高脚蛛科高脚蛛属
- 分布区域: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亚洲、马斯克林群岛以及加勒比海周围地区,常栖息于室内、外墙壁。
2. 形态特征
- 体型:体长约20-30毫米,全长(包括脚)约100-130毫米,张开脚时约有CD的大小。
- 外观:全身密生黄灰色毛,其额区有一条白色横带,此为白额高脚蛛名称的由来。雄蛛背甲有一个很大的黑色V字形斑纹(强LED光照射下会有些偏红),雌蛛则没有这个斑纹,且体色较深,体型也较大。
3. 生活习性
- 活动时间:白额高脚蛛是夜行性动物,喜欢出没于稍微阴暗的地方。白天通常隐藏在橱柜缝隙或天花板等地方,夜间出来觅食。
- 栖息地:常侵入住家或农舍内生活,喜欢在稍微阴暗的地方活动。
- 捕食行为:白额高脚蛛主要以捕食蟑螂、苍蝇、蛾等昆虫为生,可算是益虫。它的耐饥力很好,一个星期只喂一两次都可以了,当然,有条件的话每天喂更好。
4. 繁殖方式
- 产卵:白额高脚蛛卵为圆盘状,雌蛛有抱卵游走的护卵行为,在交配产卵后,为了保护卵,会用丝将卵固定于腹部。
- 交配:白额高脚蛛喜欢在天气温暖潮湿的时候交配。在交配时,雄蛛会自主弹射一次,每隔30秒弹射一次,重复往返,直到雄蛛无力再次爬回到雌蛛的网上。
5. 主要价值
- 生态价值:白额高脚蛛对人类无害,由于它们的食物可以是苍蝇、蟑螂这些,所以对控制蚊子和蟑螂的数量非常有用。与药剂相比,白额高脚蛛的灭蟑效果还是稍逊一筹。
6. 动物文化
- 民间传说:在台湾民间传说中,白额高脚蛛的尿液可能造成皮肤(尤其是嘴角)溃烂,多视为害虫而人人唯恐不及。现今研究发现,嘴角的溃烂是由隐翅虫引起的,与白额高脚蛛无关。
白额高脚蛛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蜘蛛,具有捕食蟑螂等昆虫的能力,对人类无害,是一种有益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