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医药物治疗
-
抗组胺药
- 代表药物:盐酸苯海拉明片、异丙嗪片。
- 作用: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呕吐,适用于晕动症、前庭性呕吐等。
- 注意: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副作用,青光眼、尿潴留患者禁用。
-
促胃肠动力药
- 代表药物:多潘立酮片、西沙必利。
- 作用:增强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呕吐。
- 注意:多潘立酮不适用于1岁以下婴儿或体重低于35kg的儿童。
-
5-HT3受体拮抗剂
- 代表药物:昂丹司琼、托烷司琼。
- 作用:抑制化疗、放疗或术后呕吐,适用于严重呕吐患者。
- 注意:可能引起头痛、便秘,需遵医嘱使用。
-
糖皮质激素
- 代表药物:地塞米松。
- 作用:减轻炎症或肿瘤引起的呕吐,常与其他止吐药联用。
二、中医治疗
-
经典方剂
- 旋复代赭汤加味:适用于顽固性呕吐,含旋复花、代赭石、人参等,可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 吴茱萸汤:针对脑中风后呕吐或寒性呕吐,含吴茱萸、党参、生姜等,需温中散寒。
- 穴位敷贴:吴茱萸研末敷贴涌泉穴,适用于顽固性呕吐,需结合电解质平衡治疗。
-
验方推荐
- 顽固性呕吐:姜半夏、生姜、茯苓、黄连等水煎服,可快速止呕。
- 妊娠呕吐: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党参等),调和脾胃、温中化饮。
三、注意事项
- 病因治疗:呕吐可能由胃炎、肠梗阻、颅内压增高等疾病引起,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 药物禁忌:
- 抗胆碱药(如东莨菪碱)禁用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
-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劳拉西泮)慎用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 及时就医:若呕吐频繁、伴随发热、脱水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诊。
总结
目前尚无“根治呕吐”的万能药物,需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方案。西医以止吐药为主,中医通过调理脾胃、降逆止呕改善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