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工伤津贴的新规定,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伤残津贴标准(按月发放)
-
一级至四级伤残
-
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为:
-
一级:本人工资×90%
-
二级:本人工资×85%
-
三级:本人工资×80%
-
四级:本人工资×75%
-
-
若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
-
五级至六级伤残
-
由用人单位支付,标准为:
-
五级:本人工资×70%
-
六级:本人工资×60%
-
-
用人单位需保留劳动关系,若安排工作则停止发放津贴;若无法安排工作,按月支付津贴并补足差额至最低工资标准。
-
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月数标准 :根据伤残等级确定,总月数范围18-27个月(一级27个月,十级7个月)。
-
计算基数 :以工伤职工因工作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为基准,若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则按300%计算,低于60%则按60%计算。
三、其他相关调整
-
2025年工伤津贴增幅
- 伤残津贴:每人每月增加260元(一级290元,二级280元,依此类推)。 - 供养亲属抚恤金:增幅12%。
-
特殊情形处理
-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后停发伤残津贴,按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
因工死亡职工遗属可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倍)及供养亲属抚恤金。
-
四、法律依据与注意事项
-
以上标准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等条款执行,具体支付比例和基数可能因地区政策略有差异。
-
用人单位若未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相关待遇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
以上信息综合了2025年最新政策调整及权威解读,适用于工伤职工及用人单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