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退休月缴费基数是指职工在退休前最后一个缴费年度内,用于计算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月度工资基数。具体含义和计算方式如下:
一、基本定义
-
缴费基数与养老金无关
月缴费基数仅用于计算当期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比例,与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数额无直接关联。
-
与工资基数相关
通常以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平均数作为缴费基数,反映职工在职期间的平均收入水平。
二、计算方式
-
职工个人缴费基数
-
采用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的月平均数,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所有合法收入。
-
若收入高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00%或低于60%,则按社会平均工资的300%或60%为缴费基数。
-
-
单位缴费基数
- 单位以单位全部参保职工月缴费基数之和除以职工人数得出,用于计算单位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
三、调整机制
-
上限与下限控制
若职工月缴费基数高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00%,则按300%计算;若低于60%,则按60%计算。
-
年度调整
缴费基数每年根据职工工资变化调整,通常与职工在职期间工资增长挂钩。
四、其他注意事项
-
新入职员工 :以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作为首月缴费基数。
-
特殊群体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由个人缴费,基数按当地规定执行。
通过以上机制,月缴费基数既体现了职工的缴费能力,又兼顾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