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以下是其适用范围和禁忌:
适用范围
- 医疗领域
- 皮肤消毒:可用于手术前皮肤的消毒、各种注射部位皮肤消毒,以及烧伤、冻伤、刀伤、擦伤、挫伤等一般性外伤的消毒。
- 黏膜消毒:能用于口腔、阴道、尿道等黏膜部位的消毒,可处理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也可用于阴道手术前消毒等。还可稀释后用于口腔炎漱口。
- 器械消毒:可用于手术器械、内镜、导管等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
- 日常生活:可将碘伏稀释大约 30 倍后用来浸泡待洗衣物、蔬菜、水果、餐具以及儿童的玩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禁忌
- 过敏相关:对碘或聚维酮碘成分过敏者禁用,使用后可能出现皮疹、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
- 特殊人群
- 甲状腺疾病患者:甲亢、桥本甲状腺炎等患者应遵医嘱控制使用频率,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应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妊娠期反复大面积使用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少量碘元素,存在影响胎儿甲状腺发育的潜在风险;哺乳期妇女如需使用,应先咨询医生。
- 新生儿:新生儿皮肤娇嫩,碘伏的刺激性可能会对其皮肤造成损伤,如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使用场景和方法
- 大面积创面:深度烧伤、溃疡等开放性创面过量使用可能抑制肉芽组织生长,延缓愈合过程,应谨慎处理。
- 避免接触特定部位:眼睛和口腔黏膜较为敏感,要避免碘伏接触,若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 避免混用:禁止与红药水(汞溴红溶液)同时使用,两者会产生碘化汞腐蚀性物质,导致组织损伤;也不要与碱、生物碱、水合氯醛、酚、硫代硫酸钠等药物同用或接触。
- 避免口服:碘伏是外用药,禁止口服,口服过量可发生腐蚀性胃肠炎样症状,有呕吐、呕血、烧心、便血等征候,严重可发生休克。
- 存放条件:碘伏原液应室温下避光保存,避免阳光直射,且要放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防止误食。要注意查看保质期,勿用过期碘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