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与2023年基本医疗保险的主要区别如下:
一、缴费标准与结构变化
-
职工医保
-
2024年7月起,职工医保缴费基数下限为2023年全省全口径省平的60%(如成都地区为4511元/月),上限为100%(如成都地区为7518元/月)。
-
个人账户比例调整:在职职工按缴费基数的2%计入个人账户,退休职工按上年度平均养老金的2%左右计入。
-
2023年职工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300-400元/月(如青岛市灵活就业人员最低360元,单位职工最低424.2元)。
-
-
居民医保
-
2024年个人缴费标准最低400元,财政补贴至少670元,涨幅20元但增幅降低。
-
居民医保不设个人账户,资金直接用于医疗费用报销。
-
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380元/年。
-
二、参保范围与对象调整
-
职工医保 :覆盖所有用人单位职工及灵活就业人员,强制参保。
-
居民医保 :覆盖未参加职工医保的城乡居民、非台州市户籍学生、港澳台居民等6类人群。
三、门诊共济机制实施
- 2024年7月起,职工医保全面实施门诊共济机制,取消单位缴费划转个人基金部分,仅保留个人缴纳的2%计入个人账户。
四、其他关键变化
-
报销比例与待遇
-
职工医保门诊报销比例普遍高于居民医保(如在职职工最低70%以上,退休人员可达90%以上)。
-
居民医保门诊自负段标准提高(如一级门诊500元,二级300元),共负段报销比例降低。
-
-
缴费时间与渠道
-
居民医保按年度集中缴费(如2023年11月1日-12月20日),职工医保可选择月度或季度缴费。
-
缴费渠道更加丰富,支持线上办理。
-
总结
2024年医保改革主要体现在职工医保缴费基数调整、门诊共济机制实施,以及居民医保缴费标准小幅上涨。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的差异进一步拉大,体现了两种医保制度的功能定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