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病因
- 支气管-肺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是主要诱因。
- 胸廓畸形或神经肌肉疾病:如严重脊椎后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影响肺功能。
- 肺血管病变:如肺栓塞、肺动脉炎等,直接导致肺动脉高压。
主要表现
- 代偿期:以原发病症状为主,如长期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可能伴随颈静脉充盈、桶状胸等体征。
- 失代偿期:出现呼吸衰竭(呼吸困难、发绀)和右心衰竭(下肢水肿、肝大、颈静脉怒张)。
治疗与管理
- 急性期:需控制感染、改善通气、纠正心衰,常用抗生素、利尿剂及氧疗。
- 缓解期:通过戒烟、康复锻炼、长期家庭氧疗等延缓病情进展。
预防重点
- 积极治疗基础肺病(如慢阻肺),避免呼吸道感染。
- 戒烟并减少空气污染暴露,定期监测肺功能。
若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