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全称是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张甚至右心衰竭的一种心脏疾病。这种病症主要影响的是心脏的右侧,尤其是右心室的功能和结构变化。
病因
肺心病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这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其他可能的原因还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肺栓塞、胸廓畸形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肺部通气功能减退或缺氧,从而增加肺循环阻力,使得肺动脉压力升高。
病理生理
当患者患有上述任何一种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的疾病时,身体会试图通过收缩肺血管来维持足够的氧气供应。长期的高肺动脉压会对心脏造成负担,特别是对右心室。为了克服更高的阻力,右心室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这最终会导致其肌肉增厚(即肥大)。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右心室可能会变得过度劳累而无法有效地泵血,这就是所谓的右心衰竭。
临床表现
肺心病的发展过程通常比较缓慢,可以分为心肺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在早期的代偿期内,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或活动后症状更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进入失代偿期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发绀(皮肤和黏膜呈现蓝紫色)、下肢水肿、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等右心衰竭的症状。
肺心病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胃肠道出血以及肾功能障碍等。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经历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是休克等紧急状况。
诊断与治疗
对于肺心病的确诊,医生通常依赖于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结果,例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光片、肺功能测试等[[2]。治疗的目标主要是控制原发病、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心力衰竭和预防并发症[[15]。具体的治疗措施可能包括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以改善通气、氧疗以纠正缺氧、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用于管理心力衰竭等[[15]。
中医治疗也是肺心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它注重整体调理,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方式来增强体质、缓解症状和支持恢复[[16]。
肺心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管理和治疗。及时识别并处理潜在的肺部问题,避免急性发作的风险因素,如呼吸道感染和吸烟等,对于防止病情恶化至关重要[[21]。如果有任何疑似肺心病的症状,建议尽早就医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