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经本身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动脉硬化加速等,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但研究显示,较晚绝经(55岁后)的女性心血管风险可能更低,可能与内皮功能更好、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较低有关。 -
绝经激素治疗(MHT)的影响
- 可能增加风险:部分研究表明,MHT可能增加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风险,尤其是口服雌激素治疗。
- 时间窗概念:若在绝经10年内或60岁前开始规范治疗,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但需严格评估禁忌症(如近期血栓史)。
- 方案差异:经皮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可能不增加心血管风险,而连续联合方案风险较高。
-
复发风险与干预措施
- 心血管疾病治愈后仍可能复发,尤其是未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或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缺乏运动)的患者。
- 预防建议:
- 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BMI 18.5-23.9)、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戒烟限酒。
- 医学管理: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必要时使用降压药、降脂药及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 个体化激素治疗:根据年龄、健康状况和血栓风险选择合适方案,避免自行用药。
结论:绝经后心血管疾病治愈后仍存在复发可能,需通过规范治疗、定期随访及健康生活方式降低风险。具体方案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