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雌激素下降的影响
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失去对血管的保护作用。雌激素原本可维持血管弹性、降低血压、调节血脂(如提高“好胆固醇”、降低“坏胆固醇”),但绝经后这些功能减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升高。 -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表现
- 血压波动:围绝经期女性易出现血压忽高忽低,情绪激动或睡眠差时更明显。
- 血脂异常:绝经后总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升高,血脂异常率显著高于同龄男性。
- 心律失常: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可能引发心悸、早搏等症状。
- 动脉硬化:雌激素减少导致血管壁弹性下降,颈动脉斑块、全身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
-
绝经时间与风险的关系
研究发现,更年期较晚(如55岁后停经)的女性心血管更健康,因雌激素保护作用持续更久,血管功能衰退较慢。而较早绝经者因失去保护伞,冠心病风险在绝经后迅速接近甚至超过男性。 -
预防建议
- 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饮食(低盐低脂)、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戒烟限酒。
- 定期监测:重点关注血压、血脂、血糖指标,早发现异常。
- 心理调节:焦虑、抑郁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需保持积极心态。
绝经后女性需特别关注心血管健康,通过科学管理降低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