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多毛症是一种由药物或医疗干预引起的过度毛发生长疾病。以下是关于医源性多毛症的主要信息:
症状
- 1.毛发生长异常:患者可能会在通常没有毛发的地方,如面部、背部、手臂和腿部,出现明显且过度的毛发。这些毛发通常较为粗硬,与正常毛发不同
- 2.症状分布:这种多毛症状既可以局限于某个特定区域,也可以遍布全身。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与所用药物及剂量有关
- 3.时间因素:症状通常在使用触发药物后几周到几个月内出现,药物停用后毛发可能逐渐减少,但有时也可能持续存在
- 4.常见诱因:一些常见的诱因包括口服避孕药、雄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和抗癫痫药
病因
医源性多毛症的主要病因是由于长期使用了可引起多毛症的药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
- 苯妥英钠和链霉素:这些药物在长期使用后可引起多毛症
- 皮质类固醇激素:长期大量应用可导致多毛症,停药后症状可逐渐消退
- 青霉胺、补骨脂素、氯甲苯噻嗪、米诺地尔、六氯苯、环孢素:这些药物也可能引起多毛症
诊断
医源性多毛症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用药史和临床表现。医生可能会进行以下检查:
- 体格检查:观察毛发生长旺盛的具体部位及毛发形态
- 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等,以判断患者的基本身体情况
- 性激素六项:测定患者体内性激素的水平,尤其是睾酮水平,以判断多毛症的出现是否与性激素含量异常相关
治疗
1.病因治疗:首先应调整或停用引起多毛症的药物
2.脱毛治疗:包括激光脱毛、电解脱毛等方法
3.心理护理:患者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关注多毛情况,必要时可以转移注意力
预防
医源性多毛症的主要预防措施在于尽量规避引发多毛的药物,使用替代药物治疗
预后
医源性多毛症患者通过停用致多毛的药物可以治愈,且一般不会危及生命,无后遗症
医源性多毛症是一种由药物引起的可逆性多毛症,及时调整药物和进行适当的脱毛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