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膜性肠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以下是对可能后果的详细分析:
-
病情加重
- 腹泻加剧:患者原本的腹泻症状会进一步恶化,每日大便次数显著增多,可达数十次甚至更多,粪便中可能带有大量水分、黏液,甚至出现脓血便,导致患者身体极度虚弱。
- 腹痛腹胀加重:腹部疼痛和腹胀感会愈发强烈,由阵发性绞痛转变为持续性疼痛,且疼痛范围可能扩大至全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
-
并发症发生
- 中毒性巨结肠:这是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炎症刺激肠道,致使肠壁肌肉张力减弱,肠蠕动减慢或消失,大量气体和粪便在肠内积聚,引起结肠扩张。患者会出现腹部膨隆、胀痛明显,伴有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肠穿孔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 肠梗阻:肠道炎症导致肠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加之肠道菌群失调,容易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形成肠梗阻。患者会出现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胃肠减压等处理,否则会进一步加重肠道损伤。
- 肠穿孔:病情严重时,肠道病变不断进展,肠壁因炎症侵蚀而变薄、坏死,最终导致肠穿孔。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可引起急性腹膜炎,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 感染性休克:细菌产生的毒素大量吸收入血,以及机体的炎症反应过度激活,可导致感染性休克。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湿冷、呼吸急促等休克表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威胁患者生命。
- 电解质紊乱:持续的腹泻和呕吐会导致患者大量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如钾、钠、氯等,从而引发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这会影响心脏、神经、肌肉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导致心律失常、肌无力、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低蛋白血症:肠道炎症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加上蛋白质从肠道丢失增加,会使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水肿、营养不良等,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延缓病情恢复,增加治疗难度。
-
预后不良
- 若不治疗,假膜性肠炎的病死率较高。即使经过治疗,部分患者也可能遗留一些后遗症,如肠道粘连、肠狭窄等,影响肠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长期困扰患者的生活。
假膜性肠炎不经治疗后果极为严重,因此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本病,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