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膜性肠炎的药物治疗需以控制艰难梭菌感染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为核心,具体方案如下:
一、针对病原体的药物
-
一线药物
- 甲硝唑:适用于轻中度感染,成人剂量为 500 mg 每日 3 次,疗程 10-14 天。
- 万古霉素:作为一线或二线用药(尤其对甲硝唑无效者),常用口服剂量为 125-250 mg 每日 4 次,疗程 10-14 天。
-
二线药物
- Fidaxomicin:对艰难梭菌具有高度选择性,适用于复发或难治性病例,可减少复发率。
- 杆菌肽:作为替代方案,但使用较少。
二、辅助治疗药物
-
益生菌
- 补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艰难梭菌过度繁殖。
- 需注意活菌制剂的保存条件(如冷藏)以保证活性。
-
支持治疗
- 补液与电解质:纠正腹泻导致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 营养支持: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肠内或肠外营养。
三、复发或重症处理
- 延长万古霉素疗程:采用逐渐减量或间歇给药方案,例如:125 mg 每日 4 次 × 10 天 → 每日 2 次 × 7 天 → 每日 1 次 × 7 天。
- 联合疗法:万古霉素联合利福昔明或硝唑尼特。
- 免疫调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用于反复复发或严重病例。
四、注意事项
- 停用相关抗生素:立即停用导致菌群失调的广谱抗生素(如克林霉素、头孢类等)。
- 避免止泻药:禁用洛哌丁胺等抑制肠蠕动药物,以免加重毒素蓄积。
- 饮食调整:治疗期间选择低纤维、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性饮食。
五、根治关键
假膜性肠炎“根治”需满足以下条件:
- 足疗程规范用药(避免过早停药导致复发);
- 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 消除诱发因素(如停用高风险抗生素)。
若多次复发或出现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需考虑外科手术。
注:具体用药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耐药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