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与传播途径
-
传染源
感染弗郎西丝菌的野生动物(如松鼠、野兔)、家畜及鸟类是主要传染源。 -
传播方式
- 动物叮咬:通过蜱、鹿蝇等节肢动物叮咬传播,这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 直接接触: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或污染物(如被污染的食物、水源)。
- 吸入感染:吸入被感染动物或鸟类散发的含菌飞沫,可引起原发性肺炎。
- 消化道感染:食用未煮熟的感染动物肉类也可能致病。
-
危险因素
- 近期前往北美或疫区旅行。
- 户外活动时未采取防蚊措施(如穿短袖、未使用驱蚊剂)。
- 进入自然疫区且未穿戴防护装备。
发病机制
弗郎西丝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破损处侵入人体,引发局部化脓性感染(如淋巴结炎),随后可能通过血流播散至肺部,形成肺炎。细菌的脂多糖内毒素和多种蛋白质抗原可加重炎症反应,导致多灶性肉芽肿和坏死。
总结
预防需避免接触疫区动物、做好防蚊措施,及时就医处理疑似症状(如高热、淋巴结肿大)。治疗首选链霉素或四环素类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