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室间隔缺损(VSD)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畸形的20%-40%。其本质是心脏左右心室之间的间隔(室间隔)因胚胎期发育异常未能完全闭合,形成异常通道,导致氧合血与非氧合血混合,影响正常血液循环。
核心要点
-
症状表现
- 小型缺损:可能无显著症状,仅在体检时通过心脏杂音发现。
- 大型缺损:表现为易疲劳、反复呼吸道感染、喂养困难、呼吸急促,严重时可引发生长发育迟缓或心力衰竭。
-
诊断方法
- 心脏听诊:医生可通过特征性心脏杂音初步判断。
- 超声心动图:为主要确诊手段,可清晰显示缺损位置、大小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
治疗方案
- 观察随访:小型缺损有自愈可能,需定期复查。
- 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缓解心脏负担。
- 手术干预:大型缺损或症状明显者需通过开胸手术或介入封堵术修复缺损。
-
注意事项
- 术后需预防感染、调整饮食(低盐低脂)并规律作息。
- 孕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及感染,可降低胎儿发病风险。
该病的预后与缺损大小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