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概述
-
定义与别名
该病又称Fröhlich综合征、Babinski-Fröhlich综合征等,以幼儿和学龄期男孩多见,主要由下丘脑-垂体或其邻近部位病变(如肿瘤、炎症、外伤)引发。 -
核心特征
- 肥胖:多为不均匀性肥胖,集中在乳房区、骨盆周围及腰部,四肢相对纤细,男性患者可能呈现女性体型。
- 性发育障碍:男性表现为阴茎、睾丸发育不良或隐睾,青春期缺乏第二性征;女性则乳房发育异常且无月经来潮。
- 尿崩症:因下丘脑损伤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表现为多尿、多饮。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
常见病因
- 器质性病变:垂体肿瘤、颅咽管瘤压迫下丘脑是最常见原因,其次为脑炎、脑膜炎、颅脑外伤等。
- 功能性紊乱:部分患者无明确器质性病变,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功能自发紊乱有关。
-
病理机制
- 下丘脑分泌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减少,导致性激素(LH/FSH)分泌不足,引发性腺功能减退。
- 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可致食欲失控和肥胖,同时胰岛素分泌异常加重多食。
-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伴随骨骼发育延迟。
三、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体型异常:躯干肥胖、四肢纤细,男性乳房发育,女性阴毛腋毛稀少。
- 性功能问题:男性隐睾、无胡须;女性原发性闭经或第二性征缺失。
- 代谢与神经症状:多食、嗜睡、皮肤苍白干燥,部分患者伴视力障碍或颅内压增高(如头痛、呕吐)。
-
并发症
- 尿崩症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
- 长期激素缺乏可能影响骨骼健康,增加骨折风险。
四、诊断与治疗
-
诊断方法
- 实验室检查:性激素(LH/FSH)、促性腺激素水平降低,甲状腺功能可能异常。
- 影像学检查:CT/MRI可发现垂体肿瘤或下丘脑占位病变。
- 鉴别诊断:需与单纯性肥胖、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等区分,通过激素水平及影像学综合判断。
-
治疗方案
- 病因治疗:肿瘤患者需手术切除或放疗;感染性疾病(如脑炎)需抗感染治疗。
- 激素替代:
- 男性用雄激素(如甲睾酮)促进性征发育;
- 女性用雌激素替代治疗;
- 生长激素缺乏者可补充生长激素。
- 控制体重:饮食管理联合药物(如西布曲明)辅助减重。
五、预后与预防
- 预后:早期手术或放疗可改善预后,但性腺功能恢复程度因人而异;未及时治疗者可能出现终身性功能障碍。
- 预防:积极防治脑炎、脑外伤等原发病,定期儿童体检以早期发现异常。
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内分泌科或神经外科,完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