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持冷静,避免直接用手拔除
蜱虫口器带有倒刺,强行拉扯可能导致口器断裂残留体内,增加感染风险。切勿用火烧、捏压或涂抹凡士林等民间方法处理。 -
用酒精麻痹蜱虫头部
用棉签蘸取75%酒精或碘伏涂抹蜱虫身体,使其头部放松或死亡,便于后续处理。 -
正确夹除蜱虫
- 使用尖头镊子(非普通钳子),尽可能贴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头部(非腹部)。
- 保持稳定力度,沿垂直方向缓慢向上拔出,避免扭动或猛拉。
- 若蜱虫头部断裂残留,可用镊子小心清理,或暂时包扎伤口后就医。
-
消毒与清洁
- 取出蜱虫后,立即用碘伏或酒精彻底消毒叮咬部位及双手。
- 若无消毒物品,可用温肥皂水清洗替代。
-
保存蜱虫并尽快就医
- 将蜱虫放入密封袋或瓶中保存,供医生鉴定种类。
- 建议24小时内到皮肤科就诊,医生可能通过麻醉或专业工具清除残留,并评估感染风险。
-
观察症状,及时复诊
48小时内注意是否出现发热、红肿、皮疹等症状,若有异常立即就医并告知蜱虫叮咬史。
特别提醒:清明期间野外活动后,务必检查衣物、头发及宠物体表,穿长袖衣裤并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虫剂可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