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课后服务新政策由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旨在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明确服务范围、内容及收费标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并促进全面发展。主要规定如下:
一、服务范围规范
-
明确服务时段
课后延时服务需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和学校正常教学计划后开展,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一致。
早到校、午餐午休、晚自习等时段不属于课后服务范围。
-
禁止扩大范围
严格限制服务内容,不得以课后服务名义开展集体补课、讲授新课或刷题备考。
二、服务内容规范
-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
侧重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如体育、美术、劳动、阅读、科学实验等,避免单一学科辅导。
-
禁止违规行为
不得强制学生参加,必须遵循家长自愿原则,且需提前公示服务方案。
三、收费规范
-
禁止乱收费
严格按市发改委核定标准收费,禁止以课后服务名义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强制或捆绑收费。
-
特殊群体优惠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儿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群体免收课后服务费。
四、其他要求
-
人员资质
仅允许具备相应资质的教师提供课后服务,禁止非专业人员进校。
-
信息公开
学校需定期公开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及师资情况,接受家长监督。
五、政策意义
新规通过规范课后服务,既缓解了家长接送难问题,又避免了过度补课现象,同时通过公益普惠措施保障弱势群体权益,促进教育公平和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政策自2024年春季学期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具体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