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露筋、修补薄弱区、加强养护
混凝土漏筋是常见的施工缺陷,主要表现为钢筋外露未被混凝土包裹。以下是综合权威资料的处理方法:
一、漏筋原因分析
- 施工操作不当
-
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间距过大或振捣时撞击钢筋,导致钢筋紧贴模板。
-
模板未清理干净或湿润不足,影响混凝土振捣密实性。
- 材料与配合比问题
- 石子粒径过大卡在钢筋处,或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导致流动性不足。
- 养护不当
- 混凝土拆模过早或养护不充分,导致保护层开裂。
二、处理措施
(一)表面露筋处理
- 清理与修补
-
清除钢筋表面混凝土残渣和铁锈,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
-
若露筋较深,需凿除薄弱混凝土,用高一级强度等级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 界面剂增强(可选)
- 在修补表面涂覆界面剂,填充微小孔隙,提升环氧砂浆与钢筋的粘结力。
(二)深层缺陷处理
- 凿毛与清理
-
用钢丝刷或凿子清除露筋部位浮层混凝土,露出坚实基底。
-
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基底,确保无明水残留。
- 分层修补
-
分层填塞环氧砂浆,每层厚度控制在1-2厘米,避免收缩裂缝。
-
养护时覆盖塑料薄膜,保持湿润环境,养护时间7天以上。
三、预防措施
- 规范施工
-
确保钢筋位置准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
模板湿润充分,缝隙密封严实,避免振捣棒撞击钢筋。
- 材料与工艺优化
-
选用合适粒径的骨料,保证混凝土流动性。
-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提高和易性。
四、注意事项
-
安全防护 :高空作业时使用串筒或溜槽下料,防止离析。
-
及时养护 :修补后避免过早拆模,确保水泥充分凝固。
-
专业施工 :深层修补建议由专业团队完成,确保质量。
通过规范施工和及时修补,可有效避免漏筋缺陷,确保结构安全与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