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喘憋和发作性喘憋加重等特点。以下是关于该病的详细解析:
-
病因:主要由合胞病毒引起,副流感病毒、人类偏肺病毒等也可能导致此病。这些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婴幼儿因气道薄嫩、细小,易受感染而形成喘憋症状。
-
症状:患儿通常有低热、咳嗽、流鼻涕等前驱症状,随后迅速进入喘憋阶段,表现为呼吸急促、鼻扇、三凹征及发绀等。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急性期X线胸片多数可见肺门阴影扩大,肺纹理增粗、模糊等。
-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氧疗、控制喘息和病原治疗。普通型以中草药为主,辅以对症疗法;重型则需加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
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例,妥善处理密切接触者。
小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时期较为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需要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加强预防和治疗工作,以降低其发病率和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