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的收面标准主要从表面质量、时间控制及施工规范三方面进行要求,具体如下:
一、表面质量要求
-
平整度 :地面平整度需控制在5mm以内,标高偏差不得超过8mm;
-
光洁度 :通过反复压抹(1-2遍)使表面达到设计要求的光滑度,避免出现浮灰、麻面等缺陷;
-
接缝处理 :
-
横向缩缝间距≤12m,纵向缩缝间距≤6m;
-
缝口形式包括平头缝、加肋板平头缝或企口缝,缝宽5-20mm,深度为垫层厚度的1/3;
-
缝间不放置隔离材料,需保证浇筑时紧密贴合。
-
二、时间控制要点
-
初凝前操作 :需在混凝土初凝前5-15分钟完成第二遍收面,避免初凝后表面开裂;
-
环境因素调整 :气温≤25℃时,初凝时间约2小时,>25℃时缩短至1.5小时,超过180分钟需暂停施工;
-
工序衔接 :振捣完成后立即开始收面,避免长时间暴露导致表面损伤。
三、施工规范要求
-
工具与材料 :使用铁抹子、木抹子或铝合金刮尺进行压实和抹平,确保工具清洁无锈;
-
配合比验证 :首次使用配合比需进行开盘鉴定,包括原材料一致性、工作性、强度等;
-
特殊情况处理 :
-
混凝土长时间未入模时,需控制搅拌车积压时间(≤25℃≤150分钟,>25℃≤120分钟);
-
构造柱等特殊部位需额外加固处理。
-
四、验收标准依据
需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及地方标准,收面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观感。
(注:实际施工中需结合现场条件调整时间节点,例如高温天气应缩短作业时间并增加养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