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禁用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初凝时间、环境温度等,具体规定如下:
一、基础禁用时间
-
初凝时间限制
混凝土浇筑后需保持连续性,停顿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初凝时间受水泥品种、水灰比、温度及环境湿度等因素影响,通常为4-8小时。例如C30混凝土在20℃环境下的初凝时间约为5小时,完全凝固需8小时。
-
常规施工要求
-
混凝土自料口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超过需采取溜槽或泵送等措施;
-
两次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5小时,交接处需用振捣棒连续振捣。
-
二、特殊环境补充说明
-
高温环境
夏季高温时,混凝土初凝时间缩短,可能不足4小时,需缩短浇筑间隔并增加冷却措施。
-
低温环境
冬季低温会延长初凝时间,可能超过10小时,需采用保温措施加速凝固。
-
工程特殊要求
-
后浇带需在主体结构封顶且沉降稳定后浇筑,龄期需达到60天;
-
沉降后浇带应在主体结构封顶后进行,避免二次沉降。
-
三、注意事项
-
若施工中断超过4小时,需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或加热养护,防止表面开裂;
-
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无法继续使用,需按规范重新浇筑。
(注:以上时间均为常规情况参考值,实际工程中需以混凝土厂家提供的初凝时间检测报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