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核心治疗)
-
药物选择
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用药为主,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 强化期(2个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每日顿服)。
- 巩固期(4-7个月):异烟肼+利福平(每日顿服)。
- 疗程:通常需6-9个月,短程疗法可减少副作用(如肝损伤、胃肠道反应)。
-
注意事项
- 治疗期间需每月监测肝肾功能,出现黄疸、食欲减退等症状需及时调整用药。
- 若合并耐药结核菌感染,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药物。
二、手术治疗(必要时补充)
手术仅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严重并发症的情况:
-
肾切除术
- 适用于一侧肾严重破坏(如结核性脓肾、肾自截钙化),而对侧肾功能正常者。
- 术前需抗结核治疗至少2周,术后继续用药6-12个月。
-
肾部分切除术或病灶清除术
- 适用于局限性病灶(如闭合性脓肿)且药物治疗无效者。
-
解除梗阻或膀胱挛缩
- 输尿管狭窄或膀胱挛缩严重时,需行肾盂成形术、输尿管再植术或肠膀胱扩大术。
三、其他支持治疗
- 营养与休息:加强营养、改善生活环境,避免过度劳累。
- 透析治疗:若肾功能急剧恶化至透析指征,需尽早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四、预后与随访
- 早期规范治疗:多数患儿可痊愈,单侧病变预后较好。
- 定期复查:治疗后半年、1年需复查尿结核杆菌培养及影像学检查,监测对侧肾功能。
总结:小儿肾结核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足量抗结核药物,手术仅作为辅助手段。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病情评估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