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
混凝土浇筑后一直泡水对混凝土性能有显著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负面影响
-
强度降低
混凝土长期浸泡会导致颗粒间凝聚力减弱,从而降低抗压、抗拉等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初凝后8-10小时开始泡水可能影响强度发展,超过12小时则风险显著增加。
-
体积膨胀与裂缝
水分渗透进入混凝土内部可能引发体积膨胀,导致开裂或变形。干湿交替会加速表面风化,进一步破坏结构完整性。
-
钢筋锈蚀加速
水中的氯离子等有害物质会渗入混凝土,加速钢筋锈蚀,降低承载能力。长期浸泡会显著缩短钢筋寿命。
-
防水性能下降
表面长期湿润会阻碍防水层的形成,增加渗漏风险,尤其在水灰比增大时更明显。
二、特殊场景说明
-
夏季高温时适度喷水 :若混凝土表面干燥,可适当喷水保湿,防止开裂,但需避免持续浸泡。
-
冬季施工注意事项 :低温时不宜直接浸泡,应采用热水拌合或覆盖保温材料养护。
三、正确养护建议
-
避免长期浸泡 :初凝后应尽快进行覆盖养护,避免超过12小时泡水。
-
控制浸泡时间 :夏季控制在8-10小时,冬季需根据温度调整养护方式。
-
水质管理 :使用清洁饮用水,避免酸碱、盐分过高的水源渗入。
-
表面防护 :未达到初凝前可用塑料布覆盖,初凝后采用洒水或覆盖稻草保湿。
混凝土浇筑后应避免一直泡水,需根据施工阶段和环境条件采取科学养护措施,以确保结构安全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