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凝前
混凝土二次收面的时间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观感效果的关键环节,需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环境温度及施工要求综合调整。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收面时间的核心原则
-
与初凝时间同步
二次收面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具体时间需通过触碰测试判断:当表面能留下明显脚印且能承受人行走重量时为最佳时机。此时混凝土已具备一定强度,可进行后续操作。
-
环境因素调整
-
高温环境 :需缩短收面时间,避免过长时间暴露导致表面开裂;
-
低温环境 :应延长养护时间至14天以上,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
-
二、具体操作时间节点
-
首次收面
- 振捣完成后立即进行,通过刮尺或木抹子整平表面,待混凝土初步稳定后操作。
-
二次收面
-
时间范围 :通常在混凝土初凝前5-15分钟完成,具体需结合温度调整。例如,常温下约2-3小时,低温时可能延长至1小时以上;
-
操作要求 :先用磨光机粗磨去除表面浮浆,再用手动工具精磨至表面密实、无抹痕。边角及楼梯踏步等特殊部位需单独处理。
-
三、注意事项
-
养护要求
- 收面后需及时洒水覆盖养护,普通混凝土不少于7天,防水混凝土不少于14天,确保表面湿润。
-
强度限制
- 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之前,禁止上人或拆模。
-
规范依据
- 《建筑施工规范》要求控制收面时间以减少裂缝,具体以混凝土初凝时间为准。
通过精准控制收面时间与工艺,可提升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延长使用寿命,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