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收面时间需根据具体工程要求、混凝土类型和环境条件综合确定,主要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收面时间范围
-
常规时间范围
多数情况下,混凝土收面需在初凝前完成,通常为浇筑后 2-8小时 。此时混凝土表面水分适宜,便于操作且能减少裂缝风险。
-
具体时间节点
-
第一遍收面 :振捣完成后进行,通过刮尺、木抹子等工具初步整平表面。
-
第二遍收面 :在混凝土初凝前 几分钟 完成,通常为初凝时间前的 2-3小时 ,以确保表面光滑且减少后期裂缝。
-
二、影响因素
-
混凝土类型
-
低强度混凝土(如C30以下)初凝时间较短(4-6小时),需缩短收面时间。
-
高强度混凝土初凝时间较长,可适当延长收面时段。
-
-
环境条件
-
温度 :高温环境会加速初凝,需缩短收面时间;低温环境则可能延长初凝时间。
-
湿度 :湿度较高时,表面水分蒸发较慢,需注意保湿。
-
-
施工规范
- 不同工程规范对收面时间有具体要求,需以设计文件或行业标准为准。
三、操作注意事项
-
分阶段收面
-
需分 2-3遍 完成,避免一次性收面过厚导致开裂。
-
每遍收面后需检查表面平整度,及时修补缺陷。
-
-
设备与工具
-
使用 铁抹子 进行二次压光,需在表面干燥后操作。
-
初凝前需检测表面是否可通行(如用木抹子轻触无粘手感)。
-
-
质量检测
- 收面后需观察表面是否光滑、无裂缝,必要时使用修补剂进行局部处理。
四、特殊情况处理
-
初凝时间延长 :若超过8小时未初凝,需采用加热设备(如蒸汽)加速初凝,但需控制温度以防混凝土过热。
-
恶劣天气 :雨天或大风天需暂停收面,防止表面受损。
混凝土收面时间以初凝前为关键控制点,结合具体条件调整操作方案,确保表面质量。